近几年,随着环保工程产业的持续向好,更多行业企业也开始不断进入环保工程市场,业内人称这些企业为跨界而来的“野蛮人”。这些“野蛮人”或者具有很强大的央企背景,或者拥有非常雄厚的资本财力,或者散发着独有的特质和掌握着全新的商业模式。这些野蛮人进军环保工程领域势如破竹,为环保工程产业注入了新的血液,也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。
据报道,在素有环保政策“元年”的2015年,便有24家企业跨界抢滩中国环境产业。如中国建筑、中国化学、中电建、中车、中交等央企成立了环保专业公司,布局环保板块,借助自身的低成本资金优势、良好的政府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,乘着PPP项目的大潮快速进入流域治理、市政污水处理、固废处理等领域。
在这场由“野蛮人”掀起的跨界时代里,中小民营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将受到巨大冲击,市场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。因此,有这样一种声音响起:越来越“不足为奇”的野蛮人,将环保工程产业搅成了一潭浑水。
事实真的如此吗?很多环保企业家曾表示,跨界而来的“野蛮人”不一定会抢走蛋糕,相反,他们是把资金带入这个行业,对行业来讲是利好。深度分析这些进军环保圈的“外来者”,不难发现:他们进军渠道主要从技术入手、靠工程杀入、借资本进击、凭设备开路;政策与市场共同驱动是它们进入的的主因之一;重工业比较多;多成立子公司专门运作环保板块;多青睐污水处理市场;善于借力PPP转型升级。
当然,“野蛮人”的入侵,并非完全都是好的一面。环保工程产业的做大做强,持续发展已是国家意志,大量“门外站的野蛮人”都进入了环保工程产业,大量的资本也涌入了环保工程产业,这个行业未来的厮杀只会愈演愈烈。中小环保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应该苦练内功,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,保持自身自身的技术优势,积极与野蛮人开展坦诚对话与合作,而非还是一味以关系论成败,多务实少务虚。此外,中小企业还应当努力实现竞争维度的提高,即升维。升维的商业模式一旦形成,完全可以颠覆传统环保工程企业的竞争格局,全行业最伟大的企业就有可能出现在环保工程领域。
总而言之,在这一轮环境整治、生态建设中,企业正在获得更多的机会,但挑战也非常大。无论是传统的环保工程企业还是跨界的“野蛮人”,环保工程市场的体量、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;更为重要的是,治理效果的体现、考核和付费,运营质量和风险的管控,对大家都是新课题,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,甚至是试错。